所谓时间管理,就是通过一定的技巧和工具,对时间进行灵活有效的利用。历史上,许多聪明人都在尝试把有限的时间更好的利用起来,如今比较流行的时间管理理论是四象限法则
要搞懂四象限法则,我们首先要从二八定律说起
在19世纪,有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.帕累托,他通过多年的社会财富分配的观察,提出了一个精辟的观点:
全社会20%的人,掌握着80%的社会财富
后来,人们把这个观点引申到更多的领域,比如在一个企业里,20%的员工为企业创造了80%的价值;在一个商场里,20%的顾客给商场带来了80%的销售额;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,20%的事情决定了这个人80%的人生命运。
这样一个普适性的规律,被称为二八定律,也被称为帕累托法则
在时间管理上,我们同样可以借鉴二八定律,尽量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人生20%的事情当中,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。
可是,我们又怎样找到人生中最关键那一部分,也就是人生中20%的事情呢?
要想找到这20%的事情,我们可以把人生中所有事情划分四个象限
我们可以根据事情的紧急程度、重要程度,把众多事情划分到如下四个象限当中:
在上面的图中,四个象限分别代表了如下四类事情:
- 又紧急又重要的事情
- 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
- 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
- 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
那么,这四类事情具体指的是哪些事呢?
首先,又紧急又重要的事情,包括工作中的核心内容,以及照顾生病的家人等等。
然后,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,包括工作中的琐碎内容(工作中各种简单重复的事情),以及各种家务活等等。
接下来,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,包括锻炼身体、看书学习、结婚生宝宝等等。这些虽然都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,却是对未来的投资。
最后,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,包括玩游戏、打牌、刷剧、看网络小说等等。
把上述事情填入四个象限当中:
显然,对于又紧急又重要的事情,我们要优先去做;
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,我们可以外包出去;比如请个保姆做家务活,让老板招个实习生辅助工作。
对于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,我们需要抽空去做。
对于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,我们尽量不做。
好了,我们总结一下,把四类事情的应对方式补充到图里:
哪些事情该做、哪些事情不做、哪些事情优先,哪些事情暂缓,这下都变得很清晰了。
没错,这就是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,道理听起来很简单,但是想要认真落实,却并不容易呢。